我们只关注您的健康
新闻中心

康复器材/器械怎么使用?

发布时间:2017-06-03   浏览次数:2423

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怎么使用?哪些人需要使用康复器材?

康复训练是康复医疗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,它针对各种原因(如偏瘫、截瘫、脑瘫、截肢等)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,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,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较大限度的恢复,并以较佳状态回归社会。

开展康复训练时,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,或是治疗师指导、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。这些器械就叫康复训练器械,多数由钢材、木材、塑料等制作而成。它们的结构、形状、尺寸、重量、用途各不相同,有的由几十个、上百个零件组成,有的则非常简单。

所以康复训练器械主要供肢体功能存在障碍的人进行训练使用。这些人的功能障碍或者是先天就有的,或者是生病留下的后遗症,或者是受伤造成的。截瘫、偏瘫、脑瘫、截肢等肢体残疾人就是这一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
另外,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,也需要使用康复训练器械。肢体功能障碍有许多种,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:

不能保持正常的卧位和坐位、不能保持站立位、不能步行或步行能力低下、姿势不正常或有身体畸形、肌力或耐力低下、关节活动范围缩小、平衡功能低下或协调性差、身体综合基本动作异常或能力低下、全身运动能力差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等。

可见,康复训练器械的分类体系与这些肢体功能障碍是相对应的。使用者通过利用康复训练器械进行功能训练,可以使功能障碍不发生、消除、减轻,或使它不再继续加重,或者减缓它加重的速度,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,提高其生活工作能力。康复训练器械品种很多,每个使用者只是使用其中的一部分。

怎么保证康复训练器械的使用效果?

1.注重对使用者的评价

使用前必须对使用者的身体障碍情况作出评价,同时考虑其心理、认知、经济支付能力等因素,作为开具训练处方的依据。每一个训练阶段结束后,重新对使用者进行评价,可以显现出前一阶段训练的效果,并作为调整下一阶段训练处方的依据。全部康复训练结束后,也应对使用者进行评价,以衡量总的康复训练效果,并为以后如何巩固训练效果提供建设性意见。评价应由专业康复医师进行,条件不具备的也可由经过学习、掌握一定专门知识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进行。

2.开具合理的训练处方

在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价的基础上,由康复医师根据康复医学的理论、经验开具处方,以明确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。处方应包括器械、运动量的内容,要随着患者肢体障碍状况的变化,不断评价和调整处方内容。

3.使用“对症下药”的器械

要确保其“对症下药”,“无副作用”。

4.使用性能优良的器械

满足训练处方的要求、具备所需功能,还需考虑其技术性能的优劣。要合理选择品牌和供货商,并搞好维护保养,使器械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
5.控制运动量

严格按照训练处方规定的运动量进行训练,养成认真遵守康复训练科学规范的习惯。不要急躁冒进、盲目加大运动量。不能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。不能怕辛苦劳累。不能随意改变时间和增减运动量。

6.积极反馈

患者及其家属要抱着研究、探索的态度,密切关注训练进程中肢体障碍的改善情况,关注训练中的不适感和可能存在的错误,及时通报(反馈),以作为重新评价和调整训练处方的依据。

7.使用者的心理调适

应努力调适使用者的心理,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帮助。通过心理调适,调动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,让他们打心眼儿里愿意进行器械训练,特别希望通过器械训练,改善肢体障碍状况。

8.学习、再学习

面对这么多的器械,需要掌握每种器械的特点、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项,需要学习挖掘器械的潜力。面对种种训练处方,需要学习如何把处方的内容转化为正确的训练实践,需要学习一般的训练规范。面对训练进程中不断变化的肢体障碍情况,需要学习以动态的观点来考察自身、考察训练处方,逐步掌握一些器械训练的内在规律。

9.需要具备良好的训练环境

训练环境包括空间、光线、声音、人员分布等方面的因素。场地足够大、照明好、训练室内杂人员少、噪声小,甚至配有背景音乐,以促进训练效果。

10.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

器械训练有时可以清清静静、独自一人进行,有时则必须得到他人的帮助。这要因人而异、因器械而异。能够提供帮助的可以是专业治疗师,也可以是亲属,或其他残疾患者。

11.提高使用器械进行训练的兴趣。

12.加强与其他患者的交流,多一些切磋、研讨。

上一篇: 全世界竟然有这么多脑瘫儿需要治疗!
下一篇: 康复器械有什么特点功能呢?